首頁 | > 企業(yè)文化 > 文化藝苑 |
在塵埃中尋找生命刻度
清晨六點半,裝載機的轟鳴聲穿過薄霧,將我從半夢半醒間喚醒。工地上的早晨聽不到清脆的鳥鳴,只有混凝土攪拌車壓過碎石發(fā)出的沉悶聲響,我走到已封頂?shù)臉前暹吘墸吹降踯嚨拈L臂把鋼筋和模板一趟趟送往空中,心想這些泛著銀光的鋼筋和筆直的模板,就這么一點點搭建起儲能電站的框架。
正午時分,耳畔泵車的轟鳴聲不斷。銀灰色的混凝土順著泵管“嘩啦啦”地流下來,工人們握著的振搗棒和混凝土震顫激起一片片細密的水霧。“這活兒可得小心著點兒,就跟照顧剛出生的娃娃一樣,得由著它的性子來”,我順著聲音的方向低頭看去,混凝土班組的陳師傅蹲在振搗棒旁邊,水泥斑駁的手臂抹過額頭,滿是老繭手指了指遠處已經(jīng)成型的儲能設(shè)備基礎(chǔ),并不自覺地輕輕摩挲著空氣,那模樣就好像在輕撫孩子的身體。目光順著手指的方向,不遠處安全員老張身上的反光背心在烈日下格外顯眼,技術(shù)員小張正半跪在鋼筋堆里記錄數(shù)據(jù)。思緒拉回時,振搗棒的嗡嗡聲和各種機械設(shè)備的嘈雜聲仍混在一起,在蒸騰的熱浪里響個不停……
傍晚活動板房的玻璃上,凝結(jié)出一層薄薄的水霧,晚霞紅透了半邊天,幾個年輕工人靠著板房休息,他們解開安全帽,露出被汗水浸透的頭發(fā),工裝搭在簡易晾衣架上,反光背心上的銀條在余暉中閃爍著,像被風(fēng)吹落的星星。我們在這平凡的崗位上,就像微弱的光,卻也努力照亮著千家萬戶。
遠處的天際線不斷褪色,我站在儲能區(qū)基坑旁,聽見自己的心跳與混凝土泵車的轟鳴聲共振。抬眼望去,城市的夜晚燈火璀璨,那每一盞燈,都是我們奮斗的意義所在。我們在這片土地上揮灑汗水,用鋼筋和混凝土為新能源發(fā)展增添力量。當儲能電站開始吞吐清潔能源,那些被烈日曬褪色的工裝、揮灑的汗水,就像塵埃中閃爍的微光,凝聚成點亮萬家燈火的強大力量,這便是在塵埃中尋得的生命刻度,平凡卻無比閃耀。(作者單位:運營公司)